不知道“马太效应”,再刻苦也没有用
马太效应的名字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01-
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一
经济学界用它提醒决策者,要避免贫富差别过大。此术语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 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02-
教育领域中的马太效应 一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
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
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在教育方面的长期马太效应被运用在心理学家Keith Stanovich的研究中,他曾广泛做了对阅读能力和语言残疾的研究。
Stanovich用「马太效应」一词,来形容早期成功获取阅读能力,通常会导致作为学习者成人后的成功这一现象,而如若没有能在头三年或四年中获得阅读能力,将可能造成长期的、学习不同新技能的困难。
儿童在开始阅读方面的落后,也将增加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后来,当学生需要“从阅读中学习”(其中,然后才学习阅读),他们的阅读困难会进一步造成学习大多数其他科目的问题。这样,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会逐步下降,并进一步在学业上落后,跌幅会比同龄人越发增高。
学生阅读能力愈高,对词汇和世界知识的增长愈快、愈多,这结果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两者良性地循环;阅读能力愈低,对词汇和世界知识的增长愈慢、愈少,这结果进一步妨碍阅读能力的发展,两者恶性地循环。於是,高阅读能力的儿童,与低阅读能力的儿童,在语文能力、对世界的认识等智能上的表现,差异只会愈来愈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始终无法修补。
因此,如果教师和家长对能力落后的儿童抱持观望,期望他们的阅读能力能随年岁增长而自然赶及,这种想法实在不切实际。
-03-
爱情中的马太效应 一
跟经济学的马太效应不同的是,爱情中的马太效应并不简单地是拿情感做成本,越滚越多;而是如果处于情感的包围中,心态就会很好,人放松,对快乐敏感,对伤害迟钝,再加上激素作用,让人容光焕发,这些都会更具对异性的吸引力。当然,异性的微妙的竞争心理,也促进了爱情的马太效应。
所以如果没有被爱包围,至少要模拟被包围的那种状态,把心态放松 ,随时处于接收的状态,像一台不断调试的收音机,爱情就比较容易到来。
-04-
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 一
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价值越高,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价值越低,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少,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将导致利润减少,被市场淘汰,其让位的市场将会被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代替。
星巴克公司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创造了成功的奇迹,在华尔街,星巴克早已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安全港,过去十年间,它的股价在经历了四次分拆之后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IBM等大公司。
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奇迹?
将星巴克一手带大的舒尔茨回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们相互信任,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
-05-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一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
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
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便会产生。
-06-
职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一
那些没有发展目标、没有发展规划、也无积极心态的人,在发展中容易陷入负面循环,局面会越来越局促并难以突破 ;而那些从一开始有目标、有计划且心态积极、有闯劲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通过不断努力排除障碍,破茧成蝶,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两极分化,其实就是职业生涯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对个人发展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当个人职业发展不好,其所接触到的资源、平台和人脉也越来越贫乏,在外部环境、条件和资源都越来越欠缺的状况下,个人发展是很难有所突破的。
将此放入组织内部考察就会发现,在组织规模越大的企业里,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核心部门的员工、业务骨干等,与边缘部门及辅助人员等除了薪资有巨大的差别外,所拥有的资源、晋升机会、发展平台、人脉等也相差甚远。
要避免马太效应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需要激流勇进。
一是要明确职业定位,树立清晰目标。
二是要通过自身努力和优化,获得好资源、好平台。
三是要让好心态成为好运气的吸金石。
有的职场人错误的以为,不咸不淡的呆着就能自保饭碗 。其实弱者是很难参与分配优质资源,没有好资源就难发展,而终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马太效应的名字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01-
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一
经济学界用它提醒决策者,要避免贫富差别过大。此术语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 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02-
教育领域中的马太效应 一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
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
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在教育方面的长期马太效应被运用在心理学家Keith Stanovich的研究中,他曾广泛做了对阅读能力和语言残疾的研究。
Stanovich用「马太效应」一词,来形容早期成功获取阅读能力,通常会导致作为学习者成人后的成功这一现象,而如若没有能在头三年或四年中获得阅读能力,将可能造成长期的、学习不同新技能的困难。
儿童在开始阅读方面的落后,也将增加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后来,当学生需要“从阅读中学习”(其中,然后才学习阅读),他们的阅读困难会进一步造成学习大多数其他科目的问题。这样,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会逐步下降,并进一步在学业上落后,跌幅会比同龄人越发增高。
学生阅读能力愈高,对词汇和世界知识的增长愈快、愈多,这结果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两者良性地循环;阅读能力愈低,对词汇和世界知识的增长愈慢、愈少,这结果进一步妨碍阅读能力的发展,两者恶性地循环。於是,高阅读能力的儿童,与低阅读能力的儿童,在语文能力、对世界的认识等智能上的表现,差异只会愈来愈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始终无法修补。
因此,如果教师和家长对能力落后的儿童抱持观望,期望他们的阅读能力能随年岁增长而自然赶及,这种想法实在不切实际。
-03-
爱情中的马太效应 一
跟经济学的马太效应不同的是,爱情中的马太效应并不简单地是拿情感做成本,越滚越多;而是如果处于情感的包围中,心态就会很好,人放松,对快乐敏感,对伤害迟钝,再加上激素作用,让人容光焕发,这些都会更具对异性的吸引力。当然,异性的微妙的竞争心理,也促进了爱情的马太效应。
所以如果没有被爱包围,至少要模拟被包围的那种状态,把心态放松 ,随时处于接收的状态,像一台不断调试的收音机,爱情就比较容易到来。
-04-
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 一
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价值越高,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价值越低,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少,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将导致利润减少,被市场淘汰,其让位的市场将会被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代替。
星巴克公司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创造了成功的奇迹,在华尔街,星巴克早已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安全港,过去十年间,它的股价在经历了四次分拆之后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IBM等大公司。
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奇迹?
将星巴克一手带大的舒尔茨回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们相互信任,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
-05-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一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
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
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便会产生。
-06-
职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一
那些没有发展目标、没有发展规划、也无积极心态的人,在发展中容易陷入负面循环,局面会越来越局促并难以突破 ;而那些从一开始有目标、有计划且心态积极、有闯劲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通过不断努力排除障碍,破茧成蝶,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两极分化,其实就是职业生涯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对个人发展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当个人职业发展不好,其所接触到的资源、平台和人脉也越来越贫乏,在外部环境、条件和资源都越来越欠缺的状况下,个人发展是很难有所突破的。
将此放入组织内部考察就会发现,在组织规模越大的企业里,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核心部门的员工、业务骨干等,与边缘部门及辅助人员等除了薪资有巨大的差别外,所拥有的资源、晋升机会、发展平台、人脉等也相差甚远。
要避免马太效应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需要激流勇进。
一是要明确职业定位,树立清晰目标。
二是要通过自身努力和优化,获得好资源、好平台。
三是要让好心态成为好运气的吸金石。
有的职场人错误的以为,不咸不淡的呆着就能自保饭碗 。其实弱者是很难参与分配优质资源,没有好资源就难发展,而终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